前言:为什么写
看完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》至今已有3个月了,期间多次想写读后感,可是总是感觉差了点东西。这本书初读感觉很浅,和一开始期待的会看到那种心理疗愈文章不同,它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,虽说是回忆录,但更像是看小说(它是作者的自传,隐藏了来访者的关键信息并把事情做了必要的修改,这本书不能算作虚构,可它也不是非虚构作品)。读到中间,经常有所感悟,时时停下来反思自己。书读完了,觉得很好,对心理的启发,内心所得,皆过于私人,自我的反思又过于直白,一时不能组织,推书也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。
隔一段时间,渐渐就淡去了要写读书笔记的念头。然而时不时的在媒体上看到这本书的推书和感悟,却总是感觉不够,是这样吗?这本书里讲了这些吗?只有这些吗?
从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》中,我看到了什么?
这个提问频频造访我,直到答案渐渐清晰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