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》中看到什么?

前言:为什么写

看完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》至今已有3个月了,期间多次想写读后感,可是总是感觉差了点东西。这本书初读感觉很浅,和一开始期待的会看到那种心理疗愈文章不同,它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,虽说是回忆录,但更像是看小说(它是作者的自传,隐藏了来访者的关键信息并把事情做了必要的修改,这本书不能算作虚构,可它也不是非虚构作品)。读到中间,经常有所感悟,时时停下来反思自己。书读完了,觉得很好,对心理的启发,内心所得,皆过于私人,自我的反思又过于直白,一时不能组织,推书也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。

隔一段时间,渐渐就淡去了要写读书笔记的念头。然而时不时的在媒体上看到这本书的推书和感悟,却总是感觉不够,是这样吗?这本书里讲了这些吗?只有这些吗?

从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》中,我看到了什么?

这个提问频频造访我,直到答案渐渐清晰起来。

我的2021年度应用

2021结束了,我想感谢这些app/软件

再探ACT:不加评判的接纳

ACT,接纳承诺疗法到底是什么,我好像明白了。

2022心理学书单

心理学专业级别的入门书籍,我的选书原则是这样的……

博客改版

一开始建立博客,内心是想做网络日志,加上一些工具的分享,甚至发布小说。这几个月一直在探索,因为对未来的重心有了一些模糊的规划,所以博客的版块稍作一些调整。

心理学是什么

心理学是什么?它研究的对象是什么?研究哪些方面?如何识别伪心理学呢?一起来看看吧~

我读:《福格行为模型》

当动机(motivation)、能力(ability)和提示(prompt)同时出现的时候,行为就会发生。

当我不再强迫自己

不强迫自己,做当下最想做的事。

这周过得怎么样?

见文如晤,这是我的一周日记

2022,让我继续下坠吧

放下“应该”做的事和心情,勇敢放手